欢迎来到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作者:中国名酒库发布时间:2022-05-15浏览次数: 林政,之变
补助标准之变。“十三五”末,中央预算内补助人工造乔木林300元/亩,2021年《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根据不同气候区项目性质和特点、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实施差别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以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为例,人工造乔木林支持标准为东、中、西、东北地区分别为700 元/亩、800 元/亩、900 元/亩、900 元/亩,相比“十三五”有了大幅度提高。
回顾70年发展历程,林政资金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演变,从仅覆盖森林到包涵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自然保护地“五位一体”生态空间,从预算外补充到全部预算内安排,从服务木材生产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空间治理“六条战线”生态保护、生态重建、生态修复、生态富民、生态服务和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大体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
(二)预算外投资。预算外投资是由林业部门提取育林基金和维简费。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育林费的征收及使用办法之补充规定》,明确育林费用于积累森林建设资金,加强林木抚育更新,扩大森林资源,专用于造林育苗及护林工作经费开支,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管理人员。1954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收私有林木的育林费作为育林基金的决定》,明确私有林按照5%进行征收,用于资助林农营造防护林。同年,林业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颁发《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对育林基金的征收、使用范围做出了统一规定。随后,林业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征收私有林育林费问题的联合通知》,育林费从国有林到私有林全覆盖。1962年,财政部、林业部颁发《国有林区育林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有林区采伐企业更新改造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明确育林资金和更新改造资金专款专用。1961年,财政部、林业部首先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森林工业企业建立更新改造资金,在收取育林基金的基础上,从每立方米原木成本中再提取5元作为更新改造资金,用于伐区延伸、转移的线路和相应的工程设施建设等。1963年,经国务院农林办公室、财贸办公室批准,财政部、林业部、人民银行总行发布《关于竹子、油茶、油桐长期无息贷款使用的暂行规定(修正草案)》,垦复和抚育竹子、油茶、油桐所必需的生产资金,可以从长期农业贷款中适当解决。1964年,财政部、林业部、农业银行发出《关于建立集体林育林基金的联合通知》,明确分为甲、乙两种育林基金,甲种榆林基金由省级林业部门管理,在全省范围内安排使用。乙种育林基金由县级林业部门管理,主要用于补助集体林、社队、国社合作更新、造林、育林、护林。1972年,农林部、财政部《育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育林基金由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统筹安排,用于发展林业,年度收支计划和会快决算抄送农林部、财政部备案。由此,育林基金从国家下放到地方。
即从1978年到199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规模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林政资金内涵逐渐丰富,基本建设投资是林政资金主渠道,出现了税收优惠政策、信贷扶持政策。
建国以来,林政资金逐渐增加。“一五”时期7.69亿元,“十三五”时期22952.56亿元。改革开放后,林政资金快速增长,1978年10.57 亿元,2020 年4300 亿元,增长400 倍。持续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换来了绿染山川,大地新颜。全国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代的12%上升到2021年的23%以上。由此,中国夯筑了伟大复兴的生态根脉,创造了世界绿色奇迹,成就了全球绿色增长中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林政资金就是投资自然,让自然受益,使人类收益。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是投资自然,让自然资本增值。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要加快构建与兴林草兴生态相适应的林政资金体系,创建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林政投入机制,以提升生态系统产品产出和服务提供为主导的精准投入模式,加强林政资金监管,扎实做好预算执行,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完善的分配和管理制度,发挥林政资金最大效益,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提供坚实保障。
隨著綜合國力攀升,財政支持林政力度隨之加大。林政資金的政策理念、資金來源、預算管理、補償對象,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一)预算内投资。主要是四部分。一是基建投资。1982年,国家下放林业中小项目设计审批权。1995年,推进分类经营改革,明确分类投资政策。二是补助政策。1983年,财政部将社队造林补助费调整为农村造林补助费,同年扩大享受飞播造林补助费的省份。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补助、重点防护林建设补助等。三是周转金政策。在林木种子周转金的基础上,增设国营林场周转金和国营苗圃周转金的扶持。四是贴息政策。1983年,林业部、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发放林业贷款、促进林业发展的联合通知》明确,林业贷款主要用于营造用材林建立商品材基地、抚育中幼林、增加苗木生产以及国营和社队林场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等。1990年,世界银行通过中国造林项目,国际开发协会提供3亿美元信贷,用于建设98.5万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同年,中国农业银行发放治沙贴息贷款,主要用于营造速生丰产林、治沙造田、沙区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