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作者:中国名酒库发布时间:2022-02-16浏览次数: 湖南,邵東,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融入,百姓生活
“春節期間接到了很多邀請,目前我們這支車馬燈隊伍是全省人數最多的車馬燈,下一步爭取將邵東車馬燈申報爲邵陽市、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唐志平自豪地說。
據了解,邵東木偶戲每年開展“送戲下鄉 演藝惠民”200多場,觀衆達10萬余人次;邵東市清雲祁劇團投入300多萬元建成“邵東市清雲大戲台”,每年下鄉演出400余場。每年還開展了一系列非遺成果展,群衆反響良好,更多的人認識熱愛非物質文化遺産,加入到非遺傳承中來,増亮邵東的傳統文化底色。(趙宇峰 鄧祎可)
邵東車馬燈曆史悠久,是邵東民間的傳統小戲,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邵東車馬燈以民間說唱的形式,配有鑼鼓、二胡、唢呐等樂器伴奏,融合了當地的民俗習慣與民間曲調。表演團隊由若幹盞上面帶框罩、下面連舉把的馬燈組成,另加傳統戲班配套,全套配齊需96人,2015年入選邵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智慧結晶,在豐富群衆精神生活,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社會文明發揮著巨大作用。邵東古爲昭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寶藏盛典”,共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21個,其中邵東木偶戲、邵東花鼓戲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邵東市堅持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保護發展方針,廣泛進行非遺普查工作,用文字、影音進行收集保存,建立了“邵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館”。同時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省、市、縣級三級名錄。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保護,舉辦非遺項目師帶徒培訓班,已認證各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4人。建設非遺生態保護區,加強非遺文化宣傳。
車馬燈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在邵東極爲盛行,因外出人口增多難以組織,邵東車馬燈一度沈寂了20年。“我們想讓傳統回歸,讓車馬燈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能夠傳承發揚。”邵東車馬燈代表性傳承人唐志平介紹,今年正月在邵東市委宣傳部、文化館以及社會鄉賢的支持下,組織了野雞坪鎮黃家村70多人的車馬燈隊,分別到邵東城區的小區、公園、企業,鄉鎮集市、村組巡演,傳達喜慶、表達祝福,累計開展10天100余場,每場都吸引了數百人觀看,最多時有500多名觀衆。
邵東市文化館館長周美彥介紹:“邵東推廣非遺項目在群衆中展示、表演,讓群衆享受文化大餐感受非遺的魅力,加強非遺的傳承性和影響力。”
人民網長沙2月15日電 “時隔20多年又看到車馬燈表演了,好看。”2月14日,湖南邵東市野雞坪鎮黃家村的車馬燈班在該市佘田橋鎮表演傳統民俗車馬燈,表演者幽默、喜樂的演繹方式贏得了現場觀衆的陣陣掌聲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