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在线留言
产品推荐 product

全省首个区实现村史编修全覆蓋廣州黃埔346个自然村村村有《村史

作者:中国名酒库发布时间:2022-05-07浏览次数: 全省,个区,实现,村史,编修,全覆,蓋廣,州黃,346个,自

  今年2月,黄埔区委召开村史编修部署会,以然村为单位全面启动全区村史编修工作,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黄埔区346条然村在搜集整理过往村史资料基础上,挖掘新的史料,摸清文化家底,最终将内容编修成册,实现“村村有村史”。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農業文化與鄉村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曆史系副主任趙飛認爲,《黃埔區村史》丛书对打造黄埔特色文化品牌具有深远意义。“我们之前在省内也开展过自然村人文历史普查,其中每个村的内容只有3000字左右,而黄埔区的村史编修工作,每个村的文字量达到1万到2万,甚至更多。比如,长洲街道村史,虽然其中只有7个自然村,但文字的篇幅有近300页,在内容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和补充。”

  “《黄埔区村史》丛书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是很好的乡土教材,对规划黄埔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正如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胡巧利点赞道,黄埔区村史编修为广州、为黄埔保存了一份独特的历史文化财富,也为人们留住了乡愁记忆。

  5月6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在萝岗钟氏大宗祠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黄埔区村史编修成果——《黄埔区村史》丛书。

  如深井村一般,每個街道、自然村都竭力在村史編撰過程中,講好黃埔故事、彰顯黃埔魅力、提煉黃埔經驗,展現一個真實、立體黃埔。《黃埔區村史》叢書縱述曆史,橫陳百科,全面客觀記錄黃埔區各村的曆史演變和發展曆程,涵括各村村名由來、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風民俗、宗族姓氏、古今人物和重大曆史事件等內容,語言樸實、內容豐富。叢書還單設曆史古迹、紅色文化、民俗民情、村規民約等條目和專章,詳細記錄黃埔區古樹、古村、古屋等“十古”文化遺存的曆史。此外,叢書還著重把各村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亮點作爲大事記記錄下來,凸顯村域特色和時代特色。

  “村史的供稿人不僅限于年事高、輩分高、學問好的村民,而是擴展到每一位有故事、有想法、有經曆的村民,不錯過任何一條線索,人人都是‘尋根留史’的主人翁。”邊文革說。

  從蘿峰小學退休的老校長、蘿峰村村民鍾進甜就是參與者之一。在村史編修過程中,爲了確定坑村是否爲鍾玉嵒的出生地,他花了近兩個月時間拜訪了上百位老人,最終在截稿前一周,在村裏一位八十歲老人家中發現了遺存的鍾氏族譜,原來鍾玉嵒是八歲時隨父母遷至蘿崗坑村永保裏定居,成爲蘿崗鍾姓始遷祖。“編寫村史,是爲了將我們祖祖輩輩留存的曆史文化傳承下來,特別是蘿崗鍾氏崇文尚德、詩書傳家的好家風,忠孝廉節的家訓,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鍾進甜說,“這是爲村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重溯曆史,往往有新的發現。長洲街道深井村是我國對外開放,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早的地區之一。此次村史編修首次系統總結了村落資料,揭開了許多不爲世人所知的曆史故事。

  “村史由村民自己編寫,這就是一個挖掘曆史文化的過程,也是普及曆史文化的過程。這樣的村史,村民讀來油然而生親切感和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黃埔,奉獻黃埔。”胡巧利說。

  “我們在追尋‘海絲’文化蹤迹和探尋深井村水上居民本源方面,發現了新的村落曆史文化基礎。”長洲街道深井社區黨委書記藍志幫表示。據介紹,早在雍正十三年年間,深井村便已出現在官方奏折中,廣東巡撫楊永斌向乾隆皇帝呈送的奏折中提到“黃埔深井村民多會番語,與洋人私自交易”,當時的貿易地點指的就是深井的安來市,如今這本奏折保存在故宮博物館。此次村史修編,通過收錄相關故事、多角度地展現了深井安來市商貿文化的滄桑與變遷。

  “深井村現有三個原水上居民上岸定居的片區,這些居民有著獨特的宗族起源、生活習俗和文化傳承方式,與江浙一帶水上居民同源,但具有不同發展脈絡的珠三角‘疍民’特色。我們收錄了曆代學者對‘疍民’來源的論述,訪問了上岸定居的‘疍民’後代,還挖掘和收錄了數首‘疍民’中世代流傳的‘鹹水歌’。”藍志幫說,“越品味,越能發現深井是一本蕩氣回腸、古韻悠遠的書。”

  李国荣表示,接下来将用活用好《黄埔区村史》丛书,一方面发挥村史服务区域发展的功能,加强文物古迹与历史文化的研究,整理各村“十古”文化遗存历史故事,助力打造富有黄埔特色的乡愁旅游文化线路,促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发挥村史的教化、推介作用,配合街镇全面推进村史馆、村史室、“村史文化墙”建设,促进村史文化进乡村、进社区,同时将村史作为推介黄埔乡村的重要名片,联合教育文化部门开展“村史进课堂上舞台”工程,讲好黄埔故事。(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黄埔区国家档案馆馆长、区地方志办主任李国荣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黄埔区17个街镇346条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村史编修,成为全省首个实现自然村村史编修全覆盖的区(县)。《黄埔区村史》丛书共33册,全书共计500多万字,穿插各种图照1100余幅,以实录形式全面客观地记录了黄埔区各村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历程。

  大宗祠是黄埔区厚重文化底蕴的一个缩影。作为广州市农耕文化的重要区域,黄埔区拥有大量传统村落,积淀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据统计,全区有革命文物35个,不可移动文物45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古树名木5208棵,是全市列入古树名木保护系统最多的区。

  村民是村史的亲历者、创造者和记录者,编写村史,村民的力量不可或缺。李国荣介绍,本次参与黄埔区村史编修共1200余人,其中90%以上为各村村民。

  青砖石,硬山顶,龙船脊,雕花檐。走进古色古香的钟氏大宗祠,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始建于明弘治三年的钟氏大宗祠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见证了当地钟氏家族的历史变迁。

  萝岗街是黄埔区内首个制定编修方案并高质量交付村史成稿的街道。萝岗街道二级调研员边文革介绍,街道与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撰指导萧海英、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万毅及其研究团队合作,创新采取“群众口述,专家记录”的全民参与模式。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村落正逐渐消失,如何将祖祖辈辈聚居的村庄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好?

  在文沖街道,17位長者主動請纓,駐點社區近一個月參與村史編修。“他們都是在文沖土生土長的本地老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對文沖的曆史如數家珍。”文沖街道文沖社區黨委第一書記羅柳民說,“在編修村史過程中,老人將文沖古祠堂、古建築的建成及修繕年代曆史、建築特色、功能一一道來,還詳細講述了文沖私塾、學堂教育的發展變遷,以及近現代文沖本地名人對地方發展所作的貢獻。老人們參與編修,讓文沖街道村史內容更生動鮮活。”

标签:   全省      346个      州黃      蓋廣      全覆   

Copyright©21 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