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作者:中国名酒库发布时间:2022-04-13浏览次数: 地評,新華時,農業,芯片,牢牢,在手
4月10日,正在海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崖州灣種子實驗室,了解海南支持種業創新等情況。這是他繼2018年在三亞視察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之後,第二次把目光聚焦在“種子”上。總書記強調,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這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要弘揚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劍,久久爲功,把這件大事抓好。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于推進農業現代化。種子是糧食安全的關鍵,是現代農業的“芯片”。這設備那設備,這條件那條件,沒有良種難以實現農業現代化。保證糧食安全,既不能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也不能讓現有的耕地過度承載壓力。根本的出路還在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做到這一點,種子是最爲關鍵的基礎。優質糧食種子依賴于進口,現代農業的“芯片”掌握在別人手裏,這種飯碗端得就不牢靠。種業安全才能確保糧食安全。只有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早日突破種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才能從根本上保障糧食安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省委書記吳政隆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要踔厲奮發、笃行不怠,更高水平統籌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進一步保障好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不斷滿足農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江蘇是一個人多地少的省份,要用有限的土地讓自身8500多萬人端穩飯碗,還要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更要重視種子問題,更要重視農業科技,更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育種在提高産量、增強抗性、改善品質、提高生産效率等方面作用顯著。優良種子可以貢獻糧食增産量的45%—50%。江蘇種質資源豐富,在水稻、小麥、生豬、水産等新品種創制上基礎較好。如果能夠集中力量和資源,發揮好科教資源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全可以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良品種,在打贏種業翻身仗、保障糧食安全上展現擔當作爲。要集中科研院所集中攻關,建立規模化的試驗田,率先推廣優質種糧的種植,實現“禾下乘涼”的科學夢想。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在持續,俄烏沖突更是加劇了全球糧食供應緊張,要做到“倉中有糧,心中不慌”,唯有靠我們的自力更生。黨中央強調,今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農業穩,大局才能穩。堅持更高水平穩産量、穩面積,在“穩”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農業質量、結構、效益等各方面的“進”。這其中,加強科研育種,培育出更多的中國種子,是一場硬仗,是一場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硬仗。只有打贏這場仗,才能實現讓飯碗裏多裝糧食的夢想。(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