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作者:中国名酒库发布时间:2022-04-26浏览次数: 白鹿原民俗村,中电环保股票,3004
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爲民族精神的文化記憶基因,在近幾年的傳承發展中,以多姿多彩的生態贏得了年輕人的理解和青睐,從而讓非遺技藝有了“活態”傳承的土壤和空間。
2022年4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工作的行列。随着队伍的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基因”将不断传承下去。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
2020、2021年度下達我省的17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將在本年度完成。屆時,我省將完成49名國家級代表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全面完成60歲以上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任務。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封尘是最早介入该项目的执行者,开展工作之初,河西宝卷的传承人乔玉安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庆阳香包传承人贺梅英已经83岁、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人尹维新疾病缠身……时间不等人,他把第一批高龄非遗传承人列入首批记录的拍摄对象。
2022年3月,甘肅省廣電總台《絲路非遺》欄目播出,首期人物就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賀梅英。當她心無旁骛,在香包繡制的傳承中演繹著“擇一事、終一生”的非遺故事。歲月更叠,年華已去,鏡頭中的賀梅英因爲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這個身份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2022年1月7日,甘肅省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甘肅省2021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培訓班在蘭州市開班,對參加的學員來說可謂是幹貨滿滿。
非遺傳承中,“活態”傳承如何規避“穿新鞋走老路”,如何讓創新成爲非遺火起來的“生命線”,如何講好甘肅非遺故事,讓“甘肅記憶”生動再現?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以《結果導向的記錄工作解析與經驗分享》爲題娓娓道來,令學員獲益匪淺。
非遗传承,既重在记忆、技艺原汁原味的传承,更重在人“活态”“动态”的传承。作为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在甘肃高质量展开,极大唤醒了非遗的旺盛生命力,从而在非遗传承人独一无二的演绎中,在精益求精的“活态”传承中,“甘肃故事”被激活”……
随着2021年度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陆续启动,华亭曲子戏、秦腔、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拍摄工作全面展开。
在这场被称之为“抢救”的记录工作中,一部分非遗传承人由于高龄,身体欠佳等原因,拍摄记录工作可以用倒计时来计算。因此,为了让非遗和非遗传承人的“花样年华”被深度再现、传承,为了让独有的“甘肃符号”不再缺位,最珍贵的除了时间,还是时间。
除了非遺傳承人培訓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培計劃 ”在甘肅早已碩果累累。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自2015年起就開始了非遺培訓,西北民大是全国首批、也是甘肃第一所参与非遗研培计划的高校。与此同时,省文旅厅指导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陇东学院等4所研培计划承担院校,连续举办道情皮影、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唐卡、刺绣、染缬、剪纸等研培班,共培训学员1100余人,为非遗传承打通了“绿色通道”。
現場錄制時,久臥病榻的河西寶卷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喬玉安衣著隆重,铿锵發音:“念卷之人坐端正,聽卷之人要用心;用心聽卷才有功,善惡分明聽分明……”即便氣息微弱,老人也要堅持一邊吸氧,親自演唱。他說:“有些曲調徒弟們還不會唱,我得撐著唱出來,留下來。”
因为深知这份“甘肃符号”承载着璀璨的民族記憶,每一位被記錄的非遺傳承人將工匠精神演繹到了極致,這也讓所有的工作人員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