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名酒库-专门从事酒水招商,代理加盟,白酒,红酒葡萄酒
作者:中国名酒库发布时间:2022-03-07浏览次数: dsg变速箱,b级通缉令,高送转
一場小雨下過,我們又看到了四只在路邊跳躍的狍子,它們遁入林子的身影極具美感,軀體伸直如飛镞,雪白的臀部隨著左右跳躍迷炫著追逐者的眼睛。狍子作爲食草動物,一生以逃避爲功課,據說到了冬季,狍子側臥在雪地裏,把頭紮在雪中,只露出一個與雪同色的屁股,就這樣保護了自己。現在,它們到路邊幹什麽來了呢?一路上我不停好奇,不停發問。梅工說,不是下雨了嘛,林子裏的腐殖層潮濕泥濘,路面卻平坦沒有積水,太陽出來了,還暖洋洋的,所以公路成了動物們求之不得的小憩的場所。當然,聰明的動物雖然不再害怕汽車和人類,卻不會放松對天敵的警惕,它們懂得擇機而行,趨利避害,往往能夠出神入化地保護好自己。
本書是著名作家艾平的一部散文新作精選集,是對草原文化的全景式展現,涵蓋美食、人文、曆史、地理等多個角度,從廣闊的時空範圍诠釋草原“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同時,作者深入發掘遊牧文化與當今生態保護觀念的契合之處,探索古老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作品文筆優美,行文流暢,富有詩意,將大草原上動人的風物與淳樸深沈的男女老少悉數展現于讀者面前。
在我看來,世上任何一條路都是生龍活虎的,它走到哪裏,哪裏就有陣痛,就有巨變。眼下這條路,卻不屬于那種“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路,它不期望寬闊,拒絕熱鬧,終年車馬稀疏,瞻望著山林,避讓著動物,小心翼翼地存在著。走在這樣的路上,我們時刻都可以看到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細節。
艾平,女,1981年畢業于黑龍江藝術學校編劇專業。原呼倫貝爾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內蒙古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呼倫貝爾之殇》《聆聽草原》《風景的深度》《草原生靈筆記》《雪夜如期》《長調》等多部散文集和長篇報告文學《一個記者的長征》。曾入圍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榮獲徐遲報告文學獎、第十六屆百花文學獎、三毛散文獎等獎項。現爲內蒙古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散文學會理事。
浩瀚自然孕育著原生態的農牧文化,這樣純粹的文明形態在曆史的發展中面臨著被現代文明同化的命運。曆史的前進代表著線性的同質,但統合之下犧牲掉的是傳統農牧社會中深蘊的對自然的敬畏、自在與自由的主體生活狀態。如何重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哲學——艾平用她的散文構想了一個曾經理想的農牧文明,在這裏,大地的狀貌是萬物相長,草原的深處是內心萬象,而作家的文字是物我對晤。在艾平的筆下,城市人感受著生態的失衡造成的殘酷亡故所帶來的心理震懾,從而對浩渺的宇宙産生真正的仰望;也開始理解,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牧人是如何懂得萬物有靈,物我相依的生存之道;同時也才能體會,溫情的倫理怎樣在人與人之間紮根生長。而所有這一切都是救贖現代城市文明幹涸之心的良藥。艾平這樣的作家書寫邊地文明的真正價值也正在于此。
梅工接著告訴我,有一天,他在公路上看見遠處橫著一大截黑色的過火木,走近一看,竟然是一頭熊臥在那裏曬太陽。梅工都到了跟前,它卻不爲所動,輕輕按了下喇叭,它才慢悠悠地站起身,極不情願地讓開了路。傳說熊瞎子打立正,這頭熊還真的站在路邊,行注目禮一般,看著眼前的車離開。梅工說:“你就沿著這條路走吧,可熱鬧呢。”
本書作者艾平曾獲得國內多項散文大獎,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積累了廣泛的讀者群體。身爲草原兒女的她,多年來以拳拳之心爲家鄉而書,爲父老鄉親而歌,是一位有著深厚積澱的成熟的草原作家。
這些文章裏有天和地。天是長生天,地是大草原。“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站在茫茫無際的呼倫貝爾草原上,你方知天是這麽近,天注視你,天傾聽你的訴說;你躺在地上,天就是蒙古包的帳頂,大地供你安眠。在天和地之間,有一人、一馬。這時,人是小的,小到如草芥如微塵。因爲比量、對照著人的是天和地。但這時,人也是大的,大如巨人,如神,因爲這個人在天地之間行走,他或她,是頂天立地的一個人。
本書文筆優美,行文巧妙,多有詩意,將大草原上動人的風物與淳樸深沈的男女老少悉數展現于讀者面前,爲自然野趣注入與衆不同的深厚人文關懷,屬自然文學上乘之作。
帶領我們考察的是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的工程師梅玉生。二十多年來,他一年總有三百來天在林子裏工作。說到這片原始森林的天氣、地質、動植物,他深情難掩,如數家珍,已然將身心融入了森林,或者說,森林已經長在了他的生命裏。在我們瞪大眼睛四處尋覓的時候,他突然說“快停車”,並迅速舉起了相機——原來,路旁的陽坡山腰,有一頭大馬鹿在曬太陽,因爲飽食了夏季饋贈的歸心草和柳樹枝葉,它灰褐色的毛皮光澤熠熠,身肢壯碩矯健。它靜立著看我們片刻,不慌不忙地走進了林子。馬鹿的從容讓我有點意外,梅工告訴我,這裏的馬鹿很多,春季交配的時候可彙集成四十多頭的群落。它們每天跨過這條路,去河邊喝水。路,讓它們見了世面,知道了車和人的存在,也知道了人並不是它們的天敵。
艾平的散文,視野開闊,氣度捭阖,格局很大,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散文’。她的作品,文氣沛然,感情濃烈,同時又有著很強的故事性,讀之讓人不忍釋手。她的文字,極富張力,像成熟的莊稼,顆粒圓潤,漿汁飽滿,有勁道,耐咀嚼。她對蒙古族人民曆史、現狀、生活、情感了解之深讓人驚歎。其實,這都是她常年深入牧區、進到蒙古包采訪的結果。艾平是地道的草原人,她與牧民們是真心朋友,與他們融爲一體。所以,她的作品,不是由外向內掘進的,而是由內向外自然噴發出來的,散發著大草原的迷人氣味。
這片將近一百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得益于遠在高寒邊地,躲過了大采伐的油鋸。一九九九年,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成立,這片森林從此進入全封閉管護狀態,采金、狩獵、打魚、采山珍者徹底清零,遊山玩水之人止步,威脅森林安全的雷擊火被全天候監控。因爲七個無人區管護站的供給,因爲消防部隊需要及時抵達火場,因爲護林人員需要常年巡山,因爲這裏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樹、每一種動物都需要安全,路,成了這裏不可或缺的命脈。
這裏是呼倫貝爾境內,大興安嶺北起點地域,額爾古納河右岸,中國最大的集中連片、未經生産性開采的原始林區。當我登上長梁北山的防火瞭望塔,頃刻間被撲面而來的壯闊和深遠驚倒——陽光明亮清澈,天空剔透到冰藍色,群山連綿,大河逶迤,植被缜密而華美,猶如漫卷的絲絨跌宕起伏;樟子松、白桦、偃松、落葉松、紅松參差葳蕤,斑斓著歲月的深淺。那駝鹿、棕熊、猞猁……種種野性的生命在何處缱绻奔放?萬山幽靜,百獸歸隱,正是天長地久的景象。